原标题:对标岗位稳就业 精准施策育人才(主题)
兰州市健全阶梯化差异化技能培训补贴机制成效显著(副题)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
兰州日报讯 7月1日,记者从兰州市人社局获悉,今年以来,兰州市人社局围绕稳就业、促发展目标,对阶梯化、差异化补贴制度实施全方位优化升级,让政策“活水”既浇灌企业发展沃土,又润泽劳动者成长之路,达成互利共赢。
据了解,近年来,兰州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纵深推进“技能照亮前程”培训行动和“技能兰州”建设。依托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,大胆探索创新,持续优化健全阶梯化、差异化培训补贴机制,充分发挥政府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,为产业升级、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稳定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技能支撑,走出了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技能人才培育与就业促进之路。2025年,针对补贴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结合产业发展动态和培训成本变化,对阶梯化、差异化补贴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。
在补贴标准设置上,兰州市实施差异化基本补贴标准。重新梳理职业(工种)分类标准,按照省定补贴标准最高指导线,将职业(工种)细分为A、B、C、D四类,并分别制定就业技能培训基本补贴标准,A类为1200元/人、B类900元/人、C类800元/人、D类400元/人,岗位技能培训按不超过就业技能同类职业(工种)补贴标准的80%执行。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补贴资金合理覆盖培训成本,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,还引导培训机构依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培训项目。
同时,兰州市实施差异化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。将就业技能培训的补贴门槛从班次取证率30%调整为“取证人数+实现就业人数”(不重复计算)达到班次合格总人数40%以上,强化就业导向。此外,扩大证书认可范围,对取得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,对照不同类别等级按200-1600元/人的标准提高培训补贴,推动培训机构注重培训与就业的衔接,增强学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。
在岗位技能培训方面,兰州市实施阶梯化岗位技能培训班次补贴标准。以提技适岗为目标,将岗位技能培训班次的起补线调整为取证人数达到合格人数40%以上,并按40%以上、50%以上、60%以上三个阶梯核算补贴,激励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质量,满足企业岗位需求。
为缓解产业发展中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,兰州市实施差异化急需紧缺职业(工种)培训补贴标准。对纳入本市急需紧缺职业(工种)目录的培训项目,在就业技能培训基本补贴标准基础上提高20%,精准发力培养紧缺技能人才,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。
阶梯化、差异化补贴机制的实施成效显著。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期间,兰州市累计开展10.32万人次培训,训后取证率达到50%以上,为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。对于企业而言,补贴政策降低了育才成本,增强了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主动性,提升了员工整体技能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;对于劳动者,通过培训获取职业技能证书,实现了从“体力型”就业向“技能型”就业的转变,提高了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,形成了企业与劳动者双赢的良好局面。
下一步,兰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,不断完善补贴机制,着力提高培训层次,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,分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全力以赴稳就业、助产业,夯实强省会技能支撑基础,为技能人才培养和稳定就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。
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